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,也是第一任老師,不僅要教會孩子一些啟蒙知識,更要教會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。
隨著 國家不斷地提高對教育的重視度,相繼也帶動我國的父母,對于孩子教育的重視度,越來越多的家長傾盡全力,希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,也希望他們 能接受優質的教育。
同時,國家也在不斷地提出教育改革措施,希望最大限度還給學生們一個公平公正的教育環境,不用再奔走于各個補課班之間,特別在 「雙減」政策落地后,學生面臨「補課無門」。
義務教育范圍內的中小學生,每天放學后有大把的空閑時間,不用上補課班了,卻需要家長輔導功課的時間更多了,這 對家長的學識和耐心,也是非常大的考驗。
再加上受疫情不定時的影響,導致很多地區隨時可能面臨學校停課,家長在家負責孩子的學習,然而,很多 家長低估了小學階段的學習難度,個別家長連基本的 混合運算都弄不清楚。
小學生「9+9÷3=12」被扣分,家長質疑反讓老師打臉
相信數學這門學科,很多人在上學時期,都是 困擾最多的一門學科,不僅要求學生 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,更要有較強的思維邏輯能力才能學好數學,這也是很多學生討厭數學的原因。
然而,一位家長在網上曬出輔導孩子過程中,遇到的一道數學題,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,題目是 「9加9除3,結果是多少?」這名小學生在列完算式后,給出的答案是12。
卻不曾想直接被老師扣分,回到家后給家長看數學試卷,這位家長怎麼也看不出孩子哪做錯了,不知道這道題的分數是因為什麼扣掉的, 只認為老師因為批改的試卷過多出現錯判。
隨后這位家長沒忍住向老師提出質疑,并且認為老師這樣很容易影響孩子今后的考試,卻不曾想反而讓老師打臉,被老師給出的答案直接回懟過去, 原來問題出現在審題上。
由于學生和家長都沒有認真審題, 「除」和「除以」是兩個概念,而這道題中出現的僅是一個「除」字,就應該是9+3÷9,自然這道題的結果也不是12,所以被扣分是理所應當。
而家長在看到老師給出的解釋后,猛然回想起自己在上學時, 數學老師也再三強調在數學運算過程中,出現的「除」、「除以」 的區別,取得的結果完全不同,讓學生一定要格外在意。
妍妍學姐有話說:
隨著國家不斷地針對教育領域提出改革措施,也在改變各個學科的學習難度,特別是在數學這門學科上,本身學習難度就很大,再加上教育部門想考察學生對待學習的耐心和細心。
會在現在的數學題中,加入很多細節,要求學生只有 認真審題、仔細驗算,才有可能在數學考試中取得高分,馬馬虎虎的學生很難取得優異成績,文字游戲更是數學出題人擅長的。
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,有哪些注意事項?
1、培養小學生的自制力,足夠細心
小學生正處在好動、自制力低的時期,總是輕易被身邊的人或事吸引過去,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,這時家長的重中之重,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自制力。
只有培養出較強的自制力,才能在 面對身邊潛在的誘惑時不為所動,還要培養孩子的細心,能夠善于發現學習過程中潛在的知識點,這樣才能爭取到更高的分數。
2、愛動腦,提升思維邏輯能力
如今,國家致力于培養更加靈活的人才,并且相應提高了很多學科的靈活性,所以學生要更加靈活地學習,才能適應當代的教育環境,家長要 培養學生愛動腦,不能僅憑死記硬背。
特別是在學生學習一些理科類的學科時,一定要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,尤其是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, 思維邏輯能力成為有效的依據,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。
結語:
在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涯中,對學習影響最大的就是偏科,每個學生的天賦或感興趣的學科不同在,自然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成績有所不同,但不能因為不喜歡就不學了。
作為我國具有權威性的入學考試,大學聯考是考察學生對于每一門學科的學習成果,任何學生一門學科學不好,都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,這也是老師和家長,再三強調不能偏科的主要原因。